谷歌Veo 3.1震撼发布,全面迎战Sora 2:AI视频的“专业级”战争正式打响

2025年10月16日,谷歌发布AI视频生成模型Veo 3.1,正面迎战OpenAI的Sora 2。新版本主打电影级画质、原生音频同步、精准对象编辑与首尾帧插值,支持最长148秒视频生成,全面接入Flow、Gemini API与Vertex AI平台。与Sora 2的“生活化、社交化”路线不同,Veo 3.1定位专业创作与商业应用,标志着AI视频生成进入可控、可编辑、可商用的工业化阶段。

2025年10月16日凌晨,谷歌毫无预兆地扔下一颗“重磅炸弹”——正式发布新一代AI视频生成模型 Veo 3.1。这一版本不仅在画质、音频、叙事控制等方面全面升级,更以“精准可控”为核心卖点,正面硬刚OpenAI上月发布的Sora 2。AI视频生成领域的“双雄争霸”格局,正式从“概念之争”走向“实战对决”。

从“能生成”到“能控制”:Veo 3.1的三大突破

1. 原生音频生成:视频不再“哑剧”

在Veo 3.1之前,AI视频生成模型普遍“重画面、轻音频”,用户往往需要借助后期工具为视频配音、配乐。而Veo 3.1首次将原生音频生成能力深度集成到核心功能中,包括:

  • 帧转视频(Frames to Video):静态图像变动态场景,自动生成环境音、对白、音效;
  • 素材转视频(Ingredients to Video):整合多张图像元素,生成复合场景并同步音频;
  • 延展(Extend):基于已有视频片段继续生成,最长可延伸至148秒,声音同步延续。

这意味着,用户现在可以在生成阶段就完成“音画同步”,无需后期剪辑,极大提升了创作效率与叙事完整性。

2. 精准编辑能力:AI也能“剪辑师级”操作

Veo 3.1引入了对象级编辑功能,支持在视频中添加或移除物体、角色甚至景观,并自动调整光影与阴影,确保画面自然融合。例如:

  • 在森林场景中添加一只猫头鹰;
  • 将城市街头的汽车替换为宇宙飞船;
  • 删除画面中不想要的角色或元素。

这类“定向修改”能力,标志着AI视频生成从“被动接受”走向“主动塑造”,为创作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控制力。

3. 多图引导与首尾帧插值:电影级转场一键生成

用户可上传最多三张参考图像,引导Veo 3.1生成风格一致、角色统一的视频内容。同时,首帧与末帧插值功能允许用户设定起始与结束画面,模型将自动生成中间过渡,打造无缝转场效果,适用于广告片头、MV、短片等高阶创作场景。

Veo 3.1 vs Sora 2:风格对决,定位分明

谷歌Veo 3.1震撼发布,全面迎战Sora 2:AI视频的“专业级”战争正式打响

虽然两者同属AI视频生成模型,但Veo 3.1与Sora 2在理念与定位上却截然不同:

特性Veo 3.1Sora 2
风格取向电影级质感、精致画面手持抓拍、生活化风格
音频能力原生音画同步生成后期需手动配音
编辑控制支持对象级增删、首尾帧插值偏向“生成即所得”
适用场景广告、培训、品牌内容、专业创作社交媒体、短视频、快速创作
使用门槛需通过Gemini API付费使用应用商店直接下载,界面类似TikTok

有媒体形象比喻:Sora 2是AI界的“抖音”,Veo 3.1则是“奈飞”。前者追求快速传播与社交分享,后者则主打专业创作与视觉品质。

平台部署与定价:谷歌生态全面打通

Veo 3.1已全面接入谷歌旗下多个平台:

  • Flow:谷歌自研AI电影创作工具,面向创作者;
  • Gemini API:面向开发者,支持集成至第三方应用;
  • Vertex AI:企业级平台,后续将支持“场景延展”等高级功能。

定价方面,Veo 3.1延续Veo 3的收费标准:

  • 标准模型:每秒$0.40;
  • 快速模型:每秒$0.15;
  • 无免费层级,仅生成成功后计费,适合预算可控的企业团队。

行业反响与未来展望

Veo 3.1的发布引发了创意产业的广泛关注。许多视频制作人、广告从业者认为,这一模型将显著降低高质量视频内容的制作门槛,尤其在产品展示、品牌叙事、虚拟体验等领域具有巨大潜力。

谷歌Veo 3.1震撼发布,全面迎战Sora 2:AI视频的“专业级”战争正式打响

同时,也有观点指出,Veo 3.1的“精致感”可能带来一定的“人工感”,不如Sora 2那般自然随性。因此,未来AI视频生成的发展,可能将呈现“双轨并行”的格局:

  • Sora 2 主导社交传播、快速消费内容;
  • Veo 3.1 引领专业创作、商业级视觉内容。

AI视频的“工业化”时代已来

Veo 3.1的发布,不仅是谷歌对Sora 2的正面回应,更是AI视频生成从“玩具”走向“工具”的关键转折点。它标志着AI视频创作正式进入可控、可编辑、可商用的“工业化”阶段。

这场“硬刚”背后,不只是技术的较量,更是对创作主权的重新定义——当AI能听懂你的故事、还原你的画面、配上你的声音,每一个人,都可能成为电影的导演。

本文由鲸栖原创发布,未经许可,请勿转载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itsolotime.com/archives/4281

(1)
上一篇 2025年10月15日 下午4:05
下一篇 2025年10月16日 下午2:53

相关推荐

  • 美团视频生成模型来了!一出手就是开源SOTA

    美团推出开源视频生成模型LongCat-Video,该模型在文生视频、图生视频和长视频生成等多个任务上达到先进水平,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了高质量、长时序的视频内容生成,为视频创作和AI世界模型研究提供了新的工具和思路。

    6天前
    3900
  • ChatGPT千亿tokens,干掉麦肯锡5000名顾问

    魔幻啊魔幻。 全球顶级咨询公司麦肯锡,居然收到了OpenAI最近给Tokens消耗大客户颁发的奖牌。 麦肯锡自己还怪自豪的,第一时间就把奖牌po到了领英上。 等等,好像哪里不对……但凡过遍脑子,都能察觉出“这份荣耀”有点不对味—— 你花百万美金买PPT的麦肯锡,竟然是ChatGPT的大客户?! 这大概也意味着,很多机构花了数百万美元购买的战略咨询PPT,其实…

    2025年10月22日
    4100
  • Gemini 3.0 Pro内测流出,编程实力惊人!下周上线

    谷歌Gemini 3.0 Pro即将上线,实测表现惊艳。新一代模型在编程、视觉生成和多模态能力上大幅提升,不仅轻松通过“小球六边形重力摩擦”等经典测试,更被开发者盛赞为“有史以来最强前端开发模型”。与此同时,谷歌正全面整合Gemini生态系统,从即将推出的轻量级Gemma 3到全新的视觉化界面设计,预示着AI竞赛将进入全新阶段。

    2025年10月4日
    10802
  • AI在线强化学习实现“实践式学习”,斯坦福团队助力7B小模型性能大幅提升,表现超越GPT-4o

    斯坦福团队推出AgentFlow框架,通过在线强化学习让仅7B参数的小模型在流式协作中“边做边学”。该方法使模型在搜索、数学等10项任务中性能显著提升,部分表现甚至超越了GPT-4o等超大模型,证明了优化系统设计可突破模型规模限制。

    2025年10月24日
    7200
  • Meta 的 AI 部门突然“瘦身”:600 人收到离职预警,老牌团队 FAIR 成了刀口下的“肥肉”。

    Meta AI大裁员,要从超级智能实验室裁掉600人! 操刀人是上个月才到任的“首席 AI 官”亚历山大·王。他给出的理由很直接:层级太多、流程太冗,得把组织“砍”成更灵活的突击队。太平洋时间周三清晨 7 点前,美国员工会收到邮件,知道自己有没有被“优化”掉。 与血流成河的 FAIR、产品组、基础设施组形成鲜明对比的,是去年才成立的 TBD Lab——不仅毫…

    2025年10月23日
    3900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