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今天起,使用ChatGPT有了OpenAI官方的浏览器选择。
这款名为ChatGPT Atlas(阿特拉斯,灵感来自古希腊神话中托举地球的神祇)的浏览器,是OpenAI首款AI原生的浏览器产品,现已正式上线。

它有哪些功能?
- 内置对话能力:每个标签页都能直接与ChatGPT交流,无需跳转;

- 上下文感知助手:对当前浏览的页面内容直接提问,无需复制粘贴或补充背景信息;

- 记忆功能:开启“浏览器记忆”后,系统会记录你浏览的关键内容、任务进度和关注话题;
- 光标聊天(Cursor Chat):选中文本即可让ChatGPT进行编辑、润色或改写,无需切换界面;
- 智能体模式(Agent Mode):ChatGPT可代你完成一系列网页操作,如深度研究、信息比对、填表、购物、预订等。
简言之,ChatGPT已有的核心能力正被全面整合进这款浏览器中,未来更多功能也将陆续融入。
这是OpenAI打造的全新入口,旨在让用户不再依赖谷歌Chrome或微软Edge来使用ChatGPT。

自ChatGPT问世以来,搜索方式已被重新塑造。如今,OpenAI正式进军浏览器领域,意图重新定义上网入口。
目前,苹果Mac用户已可优先下载使用。
OpenAI首款浏览器问世
ChatGPT Atlas的发布颇为迅速,似乎带有明确的战略意图——我们稍后会探讨其背后原因。
据OpenAI介绍,这是一款真正以AI为核心、由AI驱动的浏览器,其底层仍基于谷歌开源的Chromium内核。
它不仅是浏览器,更是一个集“浏览+对话+任务代理”于一体的综合工具:在浏览网页的同时,ChatGPT随时待命,并在一定条件下代为操作。
具体来看:
- 每个标签页集成ChatGPT对话
传统浏览器需跳转至ChatGPT页面才能对话,而Atlas在每个标签页旁或侧边栏都内置了聊天入口,可直接针对当前页面提问。 - 上下文助手能力
在登录并授权的情况下,ChatGPT能理解你正在浏览的内容。例如,当你在查阅旅游攻略时,它可能自动推测你需要“三亚七日行程规划”,并提供更精准的协助。 - 浏览器记忆功能
开启后,ChatGPT会记住你的浏览背景。你可以直接下达指令,如“帮我总结上周浏览的招聘信息,分析行业趋势,为面试做准备”。
当然,隐私问题备受关注。OpenAI强调该功能为可选,用户可随时查看、归档或清除记忆,清除浏览记录也会同步删除相关记忆。 - 光标聊天(Cursor Chat)
选中文本即可进行编辑或改写,适用于邮件回复、报告整理等场景,提升效率,减少应用切换。 - 智能体模式(Agent Mode)
该模式结合你的浏览上下文,可执行更复杂的任务,如研究分析、自动化操作、行程规划或预订。
例如,输入“帮我筹备晚宴,找菜谱并下单食材”,Atlas会尝试完成从搜索到下单的全流程。
这是OpenAI布局智能体生态的重要一步。随着模型能力提升,OpenAI有望围绕浏览器构建类似Chrome扩展生态的Agent体系。
值得注意的是,Agent模式目前仅向付费用户(Plus、Pro和Business版)开放预览。
安全与隐私设计
发布后,Atlas在风险与隐私方面受到广泛关注。OpenAI多次表示,产品在设计之初就强化了安全措施:
- 无法在浏览器中运行代码、下载文件或安装扩展;
- 无法访问计算机上其他应用或文件系统;
- 在敏感网站(如银行页面)操作时会暂停,需用户确认;
- 支持无痕模式,可关闭记忆功能;
- 设有家长控制模式。
OpenAI为何此时发布浏览器?
最直接的原因,或许是针对谷歌的精准布局。多方消息显示,Gemini 3即将发布,可能涉及浏览器的重塑。OpenAI选择此时出手,意在抢占先机。
更深层的动机,则关乎流量入口、搜索方式与广告变现。目前,信息检索和流量分发仍由谷歌和Chrome主导。若用户逐渐习惯通过Atlas进行“对话式检索”,传统关键词搜索模式可能受到冲击,OpenAI有望建立新的商业模式。
实际上,浏览器+智能体的商业模式已初现端倪。此次付费功能仅是开始,未来可能进一步对标苹果的应用生态。
行业影响与未来趋势
OpenAI亲自下场做浏览器,释放出重要信号:
- 浏览器形态革新:传统浏览器作为网页渲染与插件载体的定位正发生变化,Atlas展示了浏览器向“智能助手+自动化平台”转型的可能;
- AI从被动到主动:智能体模式标志着AI不再只是回答问题,而是能代表用户执行任务,这一转变将影响电商、旅游、金融、SaaS等多个行业;
- 智能体时代来临:互联网正步入以“代理”为核心的新阶段,服务提供与用户交互方式将面临重构。
你,准备好了吗?
官方链接:https://openai.com/index/introducing-chatgpt-atlas/
本文由鲸栖原创发布,未经许可,请勿转载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itsolotime.com/archives/4370
